依托九三文化工作委員會和學苑出版社廣大專家資源,憑借華磊古建集團在古建筑行業多年的研究、設計、施工經驗積累和實力,融合北京大學、中國藝術研究院、中央民族大學、東北大學、北京建筑大學、西安美術學院、鄭州大學、河南大學、中國社科院等十多家科研學術機構和國家博物館、首都博物館、河南博物院等數十家文博機構的學術力量,以中國傳統的營造學為基礎進行研發生產結合時代特色、分類別、分系列的文化創意產品,力求最大程度發現、挖掘、傳承和詮釋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建筑營造文化。
古建模型
古建筑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,華磊古建在苦心探索和艱辛研究古建結構的基礎上,突破了傳統手工雕刻的工藝限制,在加工過程中使用激光雕刻機和三維雕刻機等新設備和新技術,使得這一古老的傳統工藝變腐朽為神奇。
西安 鐘樓
嘉興南湖煙雨樓
此模型并非以現存煙雨樓為藍本,而是根據史料推定還原宋代風貌,1:100比例縮制,含地臺的長寬高均為63厘米!雄峻高大,恢弘大氣,又不失江南雅韻之風。
煙雨樓始建于五代后晉吳越國,因唐朝詩人杜牧“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樓臺煙雨中”的詩意而得名。煙雨樓幾經興廢,歷史滄桑,明嘉靖二十八年(1549),嘉興知府在湖心島上重建煙雨樓,從此樓在湖中。后又幾度毀失與重建,直到民國7年(1918)重建,方形成現在格局。